双峰禅话 守一不移
预热周学习内容
第一周 起七法语 第一讲 四祖寺和四祖禅法
4.28 周一 群学习
4.29 周二 群学习
4.30 周三 群学习
5.1 周四 群学习
5.2 周五 群学习
5.3 周六 群学习
5.4 周日 群学习
第二周/第二讲 四祖禅的见地--诸佛心第一
5.5 周一 群学习
5.6 周二 群学习
5.7 周三 群学习
5.8 周四 群学习
5.10 周六 群学习
5.11 周日 群学习
5.9 周五 群学习
第三周/第三讲 四祖禅的功夫--一行三昧
5.12 周一 群学习
5.13 周二 群学习
5.14 周三 群学习
5.15 周四 群学习
5.16 周五 群学习
5.17 周六 群学习
5.18 周日 线上共习
第四周/第四讲 法界一相
5.19 周一 群学习
5.20 周二 群学习
5.21 周三 群学习
5.22 周四 群学习
5.23 周五 群学习
5.24 周六 群学习
5.25 周日 群学习
第五周 第五讲 群学习
5.26 周一 群学习
5.27 周二 群学习
5.28 周三 群学习
5.29 周四 群学习
5.30 周五 群学习
5.30 周五 群学习
5.31 周六 群学习
第六周/第六讲 群学习
6.3 周二 群学习
6.5 周四 群学习
6.6 周五 群学习
6.7 周六 群学习
6.8 周日 群学习
《净慧长老全集》读书会 祖庭参学(2025端午))
第七周/第七讲 心得明净与悟理浅深
6.9 周一 群学习
6.10 周二 群学习
6.11 周三 群学习
6.12 周四 群学习
6.13 周五 群学习
6.14 周六 群学习
6.15 周日 群学习
叩原典门 接力棒 共呈现(2025.6.10启)
第八周/第八讲 大乘菩萨的真精神
6.16 周一 群学习
6.17 周二 群学习
6.18 周三 群学习
6.19 周四 群学习
6.20 周五 群学习
6.21 周六 群学习
6.22 周日 群学习
第九周 第九讲 观身空寂,明见佛性
6.24 周一 群学习
6.25 周二 群学习
6.25 周三 群学习
6.26 周四 群学习
6.27 28 周五/周六 群学习
6.29 周日 群学习
第十周 第十讲 守一不移
6.30 周一 群学习
7.1/7.2 周一/二 群学习
7.3 周四 群学习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6.27 28 周五/周六 群学习
 【双峰禅话】首届禅七/读书分享 前面讲的四条,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观身空寂,是在用功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守一不移”是关键。 看住此心,管住此心,守住此心,不要朝三暮四,要专一不移,要行一行三昧。 https://mp.weixin.qq.com/s/c_iMJ7tTGduW_A6erPgX-w 【双峰禅话】首届禅七/读书分享 如果眼不贪美色、耳不贪美声、鼻不贪美味、舌不贪美食、身不贪柔软滑润、意不染一切五尘境界。 反观内照,就能够心得自在。 如果一再向外驰求,那就不得自在。 https://mp.weixin.qq.com/s/c_iMJ7tTGduW_A6erPgX-w   ------------ 打卡分享 ①书写原典 集锦 ②【观身空寂】茶摊闻思 ③ 舍识用根,是不是就是《“听”禅》中讲到的【空的心】? ④啥时候能【六合一】呢? 摘录原文:如果离开了六识分别心,六个识就合为一个识,内六根和外六尘就成为一个整体,不再有六和一、内和外的分别,这种境界,就是“内外通同”。 借用的师友打卡。可以借着师友的打卡,回到原文。     ------------ 6.28周六 群学习 打卡分享 ① 通篇【读诵】 ② 【观身空寂】【舍识用根】 闻思 ③ 【听禅】延展阅读学习 ④ 【听禅】宛转归就自己     恭录延展阅读:印光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吉光片羽,为避免断章取义,敬请回到全文[烟花][合十]】 https://mp.weixin.qq.com/s/mnB4XStgvsWHLmnCQQ7rjQ 【双峰禅话】首届禅七/读书分享 身心就像影子一样,可见而不可得。所以《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身体不过是虚幻的影子,看得见拿不住。“智从影中生”,智慧就是从幻化的色身中生起来的。怎么生起呢?“毕竟无处所”,找不到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既知来去无处所,可见不可得,就不会有执著。不执著就是智慧,就能“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 “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梦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果眼中有物的话,眼睛就不能见物了。“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亦无物。”镜子照万象,万象森罗皆现其中。拿得到吗?捉得住吗?捉不住。人世间的一切不过如此而已。 https://mp.weixin.qq.com/s/c_iMJ7tTGduW_A6erPgX-w 
hmszs
2025年6月29日 05:56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