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禅话 守一不移
预热周学习内容
第一周 起七法语 第一讲 四祖寺和四祖禅法
4.28 周一 群学习
4.29 周二 群学习
4.30 周三 群学习
5.1 周四 群学习
5.2 周五 群学习
5.3 周六 群学习
5.4 周日 群学习
第二周/第二讲 四祖禅的见地--诸佛心第一
5.5 周一 群学习
5.6 周二 群学习
5.7 周三 群学习
5.8 周四 群学习
5.10 周六 群学习
5.11 周日 群学习
5.9 周五 群学习
第三周/第三讲 四祖禅的功夫--一行三昧
5.12 周一 群学习
5.13 周二 群学习
5.14 周三 群学习
5.15 周四 群学习
5.16 周五 群学习
5.17 周六 群学习
5.18 周日 线上共习
第四周/第四讲 法界一相
5.19 周一 群学习
5.20 周二 群学习
5.21 周三 群学习
5.22 周四 群学习
5.23 周五 群学习
5.24 周六 群学习
5.25 周日 群学习
第五周 第五讲 群学习
5.26 周一 群学习
5.27 周二 群学习
5.28 周三 群学习
5.29 周四 群学习
5.30 周五 群学习
5.30 周五 群学习
5.31 周六 群学习
第六周/第六讲 群学习
6.3 周二 群学习
6.5 周四 群学习
6.6 周五 群学习
6.7 周六 群学习
6.8 周日 群学习
《净慧长老全集》读书会 祖庭参学(2025端午))
第七周/第七讲 心得明净与悟理浅深
6.9 周一 群学习
6.10 周二 群学习
6.11 周三 群学习
6.12 周四 群学习
6.13 周五 群学习
6.14 周六 群学习
6.15 周日 群学习
叩原典门 接力棒 共呈现(2025.6.10启)
第八周/第八讲 大乘菩萨的真精神
6.16 周一 群学习
6.17 周二 群学习
6.18 周三 群学习
6.19 周四 群学习
6.20 周五 群学习
6.21 周六 群学习
6.22 周日 群学习
第九周 第九讲 观身空寂,明见佛性
6.24 周一 群学习
6.25 周二 群学习
6.25 周三 群学习
6.26 周四 群学习
6.27 28 周五/周六 群学习
6.29 周日 群学习
第十周 第十讲 守一不移
6.30 周一 群学习
7.1/7.2 周一/二 群学习
7.3 周四 群学习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5.26 周一 群学习
一、打铃与打烊 @所有人 拥抱周一新起点[烟花] 🔔 2025.5.26 周一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 今日学•修】 ①学习第五讲 善巧安心 ②午间茶摊:通读《善巧安心》 ③鹅打卡记录,相互激发 ④叩原典门,晚9:00-9:45 #腾讯会议:611-6043-5602 【实践落地】“一心念佛时,心心念念无有二念,无有二念之念便是无念。”以此一句,每日安排多个时间段(3、5、10、20分钟),一心念佛。理解并落实、对接生活。[礼物] 本周继续在【走路】时念佛,一字一步,一步一字,在脚掌接触地面的那一下,把佛号于心里提起,步步踩在佛号上。🙏 百丈祖师言“只明如今鉴觉自性”,又如何运用?!🥁 [第五讲 善巧安心](https://mp.weixin.qq.com/s/vHIoCGDeZ7KbcF1U3RLeDg "第五讲 善巧安心")  ------------ @所有人 让当下这一声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用功的诀窍,这就是管理自心的诀窍。 🌖 打烊回向文(打烊后止语)以今日大众学修之点滴功德,回向诸师友无上菩提: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念佛禅,入解脱门,利益无尽众生。 共祈世界和平,家国安泰,天地和顺,常得安乐,无诸病苦,道业精进[合十]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吉祥卧,作光明想,作起想。心持佛名,正姿入睡,夜安吉祥[月亮] ------------ 二、群摘录与互动 【双峰禅话】首届禅七/读书分享 用禅定的方法观实相,是最直截了当、最究竟的忏悔法门。 摘自:第五讲 善巧安心 https://mp.weixin.qq.com/s/vHIoCGDeZ7KbcF1U3RLeDg 【吉光片羽】最初进入佛法的修行,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首先要忏悔业障。 凡夫的心总是在妄想当中打转,所以就有业障产生。贪、嗔、痴、邪见、疑惑,这种种的妄想,是造成人生迷惑的根源。有迷惑就会产生错误的思想言行,因为思想言行的错误,就会导致人生的种种苦痛。 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起惑、造业、感果”,业障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妄想虽然不实在,但它能够造业;业虽然不实在,但能感召三途的苦乐果报,使我们在三界当中虚生幻死,头出头没,无有了期。 所以一定要忏悔,忏悔我们的妄想迷惑,忏悔我们的业障苦果。[合十][合十][合十] 那最直截了当、最究竟的忏悔法门是怎样的呢? 请回到文中   【吉光片羽】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 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 念念悲智, 随四悉檀, 善自护, 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合十][合十][合十] (为避免断章取义,还请恭读全文,阿弥陀佛)       ------------
hmszs
2025年5月27日 11:5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